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1-28  14:03:10 来源:故城县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故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故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邢亚超

2022年1月2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故城县人民政府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2021年,是故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进、苦干拼搏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经济发展稳中快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强势开局,开创了故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崭新局面。

——狠抓经济运行,增长速度领跑全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1亿元,同比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10亿元大关、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22.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5亿元,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9亿元,同比增长8.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132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52.2亿元,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376元、16223元,同比分别增长7.7%、12.4%。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3项指标增速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增速稳居全市前列,成功晋位全市第一方阵,实现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赶超。

——聚力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增量提效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绘制招商地图,克服疫情影响,县级领导践行“三个三分之一”,京沪深三个招商联络小组广泛搜集线索,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围绕“四个三”产业集群,乡镇、园区、部门精准对接,全力推进以商招商、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新签约落地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71亿元,项目库更丰富、支撑更有力。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积极践行“74103”工作法,强化一线调度和清单管理,全年集中开工项目39 ,总投资83.9亿元。36个省市重点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51.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雄安—故城产业生态城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和“县域副中心”功能日益凸显,以岭中医药产业园、欧远塑料包装制品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在建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完成投资绝对值、投资完成率、集中开工项目数量位列全市第一方阵。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搭建人才服务双选平台,推行信息发布、员工招聘、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社会保险“一条龙”服务,帮助重点项目、骨干企业输送技术和产业工人1200多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企业受益1.14亿元。充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供应项目用地3582亩。常态化开展“政府带银行走企业”行动,变“企业求贷”为“银行访企”,全县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1.6亿元,新增贷款25.9亿元,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园区能级加速提升。强力整治长期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腾退9个企业闲置土地1679亩,盘活车间21万平方米,土地集约化利用效益不断提高。新修翻修同力路、故城大街、星月街等10条主干道路,工业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业固危废处理厂相继投用。三个园区全年纳税5.7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4.5%,吸聚力、承载力、贡献力显著增强。一体推进园区功能配套升级,里老军民合用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空港物流园规划建设取得实质突破,一个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落地在望。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围绕特色产业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四个三”产业集群规模壮大、档次升级。深入开展县级领导“一包四”包企纾困活动,支持企业信贷融资、扩产增效,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40多项,工业技改投资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6.1%,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8.2亿元、同比增长36.1%,连年稳居全市第一。新增规上企业18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骨干企业优势明显,带动产业创新发展,青竹公司纳税突破5000万元,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达到21家、较上年度增长6家。企业上市工作扎实推进,青竹画材公司即将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我县荣登全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推进城市体检更新,I型小城市建设提速统筹新城崛起、主城更新、老城复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规划水平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扎实推进,总体规划、9个专题规划和12个专项规划通过市级专家技术评审,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效衔接、构建成型。县城功能全面提升新城加速崛起,上亿万向城一期、红星美凯龙、国奥体育场馆等城市综合体项目主体建成,必胜客、唯品会、麦当劳等国际品牌大商集中入驻,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主城区加速更新,18个片区土地房屋征收提速推进,20多项重点城建项目科学搭配、遍地开花;完成热源替代主体工程和10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395套、完成4个城中村改造276户,均在全市排名前列;9个机关单位率先“拆墙透绿”,7个口袋公园即将展露新颜;高标准完成平安大道、和平路等易积水区域整治提升,城区雨季排水问题有效解决。老城加速复兴,二道街改造顺利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基本建成,一个光彩靓丽的夜经济商圈即将呈现城管水平逐步提高。科学运行13个社区居委会,社区规范化管理实现全覆盖,配套非经营性公建设施逐步健全,物业服务质量持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提质扩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初步实现。持续开展交通秩序、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立面改造等专项治理行动,县医院、第二小学等区域交通环境逐步改善,市容市貌更加整洁有序。改造提升迎瑞广场、龙湖公园、平安公园,引进黑天鹅、广场鸽、松鼠等观赏动物,群众休闲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启新篇。《故城县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进入论证阶段,郑口挑水坝保护展示工程、大运河百里景观带、大运河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等5个项目顺利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快速推进。“六个一百”故城运河文化体系初步建立,以儒家、运河、红色、非遗等为主要内容的故城文脉提炼形成。我县作为河北省主会场,成功承办中央文明办、国家水利部“关爱山川河流·保护大运河”志愿服务联动活动,大运河故城段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攀升。

——深耕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步伐坚实脱贫成果有效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六大扶贫行动稳健有力,发放“政银企户保”农业合作贷款5700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50万元,落实公益性岗位769人,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精准高效使用衔接资金,科学安排8类13项产业就业、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性资产收益发放2515万元,全县建档立卡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4670元、同比增长15.8%,“两不愁三保障”向“两舒心三提升”全面拓展,高质量通过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高标准农田、特色种养、经营主体提升三大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发展设施农业4万亩、“金蝉+果树”等特色种植1.2万亩,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457家、1124家,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农业产业化率分别达到73.2%、70%。康宏牧业获批“国家级核心奶牛育种场”,建国镇姜圈村获得省级“一村一品”暨“百村示范带动”工程示范村荣誉称号。农村发展活力更足。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完成种植结构调整10.4万亩;积极推广农业生产“五位一体”、土地托管、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模式,总面积达到30万亩,增加村集体收入1100多万元,我县获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创新思路深耕农村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耕地“三块地”,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4300亩,耕地流转达到26万亩,土地资源由静态低效向灵动高效加速转变。538个村清产核资全部完成,资产存量、资源价值、使用情况“底清账明”,全县村集体资产增长16%,年资产收益增加600多万元,农民主人翁意识更足、满意度更高,村级组织腰杆更硬、发展能力更强。平台支撑更加有力。坚持以农业园区和示范区建设推动“三农”提质增效,东大洼现代农业园区争列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加速迈进,康博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启动建设,德国农庄假日酒店项目提速推进,梅颂园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星创天地、省级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茂丰现代农业园区扩面升级,茂丰乡村振兴示范区成功命名,以岭金蝉小镇成为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带动全县发展金蝉养殖7000亩,农业园区、农村、农民实现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成功创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全域完成示范县,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7个,创建美丽庭院2685户、精品庭院1997户,治理空心村68个,拆除残垣断壁1200多亩,改造农村户厕1万多座,硬化农村入户道路35.8万平方米,村庄面貌和基本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房庄镇吴梧茂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朗镇白佛寺村、里老乡前里老村荣获“河北省森林乡村”称号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四个结合”要求,对标“五个一”创建标准,努力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扩面提标,建成“三无三百”平安村526个,司法局三朗司法所被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房庄镇董学村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充分释放。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规上企业研发投入7600多万元、同比增长36%。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所伸出联合创新的“橄榄枝”,建成工业设计中心2家,设立研发机构18家,新增发明专利11项。奥冠公司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2020年衡水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实现了我县该奖项的“零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推行“一站式”线上线下同标审批模式,98.5%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300多项行政许可事项“一站式”服务,100项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探索分阶段办理建设手续,全市首张地基处理施工许可证在我县核发。模拟审批机制在全省创造典型经验,13个重点项目平均提前90天开工。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储备标准地2900亩,落实到项目2565亩。“证照分离”、“联合验收”、“互联网+监管”、远程异地评标、集成式政务平台、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等改革举措有温度有力度,企业注册跨域通办、独立现场踏勘开创全市先河,全市唯一连续两年获评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行业协会服务创新更加有力。积极搭建“商协会+会员企业+服务机构”互动桥梁,8个行业商协会带领企业抱团发展,市场规模、议价能力不断提高,帮助企业节省资金费用110多万元,组织参加各类会展12次。设身处地为企业谋福利、解难题,积极开展服务企业“五门”行动,全年落实惠企奖补资金2300多万元,帮助企业融资15.5亿元,引进各类人才750多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良好营商环境加速形成,企业发展信心更强、后劲更足。

——坚决守牢底线,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疫情防控形势平稳。突出“外防输入”,践行“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筑牢“三道防线”,“十个常态化”30条措施全面落实,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常态运行,医疗机构、药店“哨点”作用发挥明显;防疫物资储备充足,8支队伍高标配备,4个核酸实验室具备全员当日检测能力,累计核酸检测87万人次、排查54万人、流调2128人次、集中隔离1437人;接种疫苗98.7万剂次,免疫屏障初步建立,疫情发生以来我县没有出现确诊病例,有效守护了群众身体健康。粮食安全有效保障。开展部门执法联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全年主粮种植面积稳定在104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8.36亿斤,面积和总产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集中推进“一排双抢”,抢排30万亩耕地积水,播种冬小麦49.3万亩,为今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耕地保护扎实有力。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常态化开展违法违规占地清理,耕地面积、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达到94.5万亩、74.62万亩,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严厉打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41块占用基本农田的养殖用地全部拆除整改到位,恢复耕地面积174亩,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机制不断完善。能源保供稳定充足。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全行业用电量达到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其中工业用电量达到7.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千方百计保障天然气供应,签订气源合同1.25亿立方米,推广洁净型煤1.3万吨,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压煤、降尘、控车、减排、禁放、增绿协同发力,企业VOCs提标改造、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餐饮油烟整治、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等工作有力有效,植树造林4800亩,PM2.5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0%、15.4%,优良天数256天、同比增加37深化水污染防治,积极开展河道清理、非法入河排污口、农业面源污染和城乡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市县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农村“厕污并治”模式得到国家及省市高度赞誉,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强化土壤污染监测,开展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动态更新危废企业清单,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常态,涉危废工业企业实现有效监管。平安故城建设取得实效。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破获刑事案件537件,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二。率先在全市完成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建成达标型智慧安防小区63个,建成率100%。严格落实“三个必须”要求,每月开展一轮安全隐患集中排查,精准化解危化品、食药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防汛防火等领域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食品药品市场平稳有序,我县获评河北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稳步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凝聚工作合力,持续健全“预警+会商+追偿”工作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金融领域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置。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化解隐形债务2273万元。“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应用18.4万人,安装量、实名量全市最多。开展信访积案百日攻坚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行动,化解信访案件738件,33个历史遗留问题彻底成为历史,形成“五个下降”良好态势,县信访局获评“河北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践行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优先保障民生投入,民生各项财政支出达到2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教体事业稳步提升。投资1亿多元扩容、改扩建中小学10所,新增学位6200个,招聘教师248人。创成省市级研学基地7处、劳动教育基地4处。严格落实“双减”要求,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130多家。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5.6万人,义务教育课后托管服务惠及学生6.5万人。体育事业蓬勃向上,冰雪运动加快发展,高质量承办“我要上全运,全民滑起来”中国轮滑巡回展(故城站)活动,以孙颖莎为代表的故城籍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世乒赛等国际赛事为家乡增光添彩,运河中学成为“河北省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卫生健康提质提效。深化医共体改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长效常态机制,县医院综合病房楼、县中医院新病房楼竣工投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到92%、96%。免费发放350万元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基本药物,受益群众8.4万人次,我县成功创建河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医院创建“三甲”医院顺利通过初审,在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全市唯一达到推荐标准。水利基础更加坚实。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全域水系连通规划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水源置换、高标准农田建设、浅埋滴灌、季节性休耕和旱作雨养等地下水压采项目有效实施“井长制”严格落实,取水井关停2700多眼,全年新增压采能力136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省市目标。强化地表水引蓄,全年引水1.1亿立方米,部分重点河渠整治工程高质量完成,县域水质持续改善,全市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大会战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交通条件持续改善。投资3000万元,完成建国至军屯公路改建、大外环乜宁村至大月庄段改建、霍大路大店村至康庄村段改建和17条农村公路养护改造工程。房庄镇小庙村至朱往驿村段、故景界至西京段获评2021年度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房庄镇被命名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编制《故城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细化提升一日游”、“两日游”规划方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董子文化园、大运河博物馆、菊花博览园等项目创新管理、提效经营,全民健身中心、以岭康养城、正大鳄鱼基地等项目健康发展,成功举办国际儒联第七届“国学与大学德育”研讨会、首届全国儒学史研讨会、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2021学术年会、“庆祝重阳节暨飞马嘉年华活动”等文化盛会,大运河文旅产业带成为故城历史人文、生态水文和幸福生活的重要依托,为今年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筑牢坚实基础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加大稳岗就业力度,发放就业补助金242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305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7.8万人,参保率99%;医保报销4.2亿元,发放养老、工伤、失业保险7.8亿元,发放低保、特困等各类社会救助金5950多万元社会保障兜底作用更加牢固。

——持续提升效能,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更富实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旗帜鲜明讲政治,维护县委权威更加坚决,落实县委决策更加有力。开展乡镇新任职干部培训,“八讲”新风加速树立,“六种能力”持续提升。健全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机制,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党建“第一责任”和发展“第一要务”有机融合,政府系统理论水平、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纵深推进。聚焦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法治政府建设提速推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厘清执法边界、严明职责分工,乡镇综合执法日益加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10类2191项权力事项全部公开,涉企检查和处罚进一步规范。支持配合人大系统四项联动监督,4个重点领域治理水平持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件、政协委员提案219件,办复率、满意度均为100%。制度机制持续完善。严格履行政府决策法律审查程序,实施重大项目全程跟踪审计机制。出台“四项优化”制度,推动政府资金使用、招投标管理、工程监理、违法违规转包治理取得实效。完善城投集团、益民公司等国有企业运营管理机制,盈利纳税连年增长;整合资源成立文旅集团、水务集团,国有资产优化重组、焕发生机。服务群众用心用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100多件;创新推行“县长直通车”、12345便民热线县级领导带班领办等制度,全年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15万件,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有诉求、政府有作为作风纪律更加有力。大力践行“六个工作法”,各项工作精益求精、干则必成,政府系统执行力持续提高,担当进取成为主流,苦干实干蔚然成风。牢固树立“过苦日子”思想,“三公”经费开支进一步压减。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驰而不息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旗帜鲜明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大刀阔斧向“五种问题表象”、“十种不良倾向”亮剑,严肃惩治“躺平式”干部,激活了奋斗进取智慧源泉,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政府系统作风持续好转、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县审计局荣获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退役军人移交接收、就业创业、抚恤优待、拥军优属、服务保障等工作扎实有效。档案、人防、残联、老龄、老干部、妇女儿童、爱国卫生、外事侨务、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和中央、省、市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鼎力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级干部和奋战在一线岗位的同志们,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故部队、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故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展不充分仍是主要矛盾,人均经济总量还不大,特色产业还需进一步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大项目好项目偏少,改革开放深度广度不够,开发区能级提升任务艰巨,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一些风险隐患亟待化解,干部能力作风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是实现我县“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总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十四届一次、二次全会安排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力促乡村全面振兴,坚决守好守牢底线,倾力发展社会事业,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努力谱写“六个故城”历史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10.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亿元,同比增长7.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4.8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利用外资完成3100万美元以上,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5亿元,同比增长8.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714元、18008元,同比分别增长10%、11%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PM2.5年均浓度、化学需氧量、VOCs、氨氮、氮氧化物减排等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这些指标设定,贯彻了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与“十四五”发展目标相衔接,与当前支撑条件相适应,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有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完成以上任务,确保2022年各项工作增比进位、再创佳绩,必须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践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要求,始终把抓投资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主攻方向,以高质量有效投资对冲“三重压力”,促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生态优化、民生改善,切实把发展第一要务落到实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构建全域招商网络,把握国家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等政策机遇,用好京沪深三个招商小组,压实乡镇、园区、部门一把手招商责任,紧紧围绕“四个三”产业集群,创新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招商方式,加强宣传推介,优化配套政策,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产品配套招商,全员上阵、精准发力、紧盯快跑,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好。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兑现奖惩措施,重用重奖“有功之臣”,警示警醒“后进之人”,通过正反双向促激,掀起大抓招商、大上项目工作热潮。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5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持续加大投资力度。聚焦“两新一重”、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谋划、开工、投产、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实施“520”工程,全年推进重点新开工、续建、前期、谋划、技改5类项目各20个以上。深入开展“谋跑争促”,全面争试点、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全年争取各类资金25亿元以上。健全“74103”工作体系,突出抓好招商对象、洽谈、签约、注册、前期、开工、入统7个库,力促各类项目按照时间计划快投资、增投入,稳住投资“压舱石”,夯实发展基本盘,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完成50亿元以上。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质量论英雄、以建设快慢竞高低,实施投资和项目建设“三色”台账管理,细化完善县级领导包联项目机制,每季度举办项目建设观摩拉练测评活动,做到要素和服务跟着项目走、人员和精力围着项目转,力促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培育更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全年投产项目10个以上,集中开工30个以上,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8个以上,储备重点项目20个以上,努力形成“加快建设一批、新启动开工一批、策划审批一批、招商引资一批”滚动发展良性格局。不断提升园区平台。加快经开区扩区、托管产业片区、化工园区认定,吸聚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园发展,推动园区能级提升、位次前移。提速推进里老军民合用机场、空港物流园规划建设,力争尽快落地实施。坚持区域联动、政企互动、财政撬动,实施引黄引江、天然气扩量增容等工程,统筹提升水、电、气、讯、暖、热动力等资源能源供给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投入产出门槛,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方式“腾笼换凤”,全年腾退再利用土地500亩以上、车间10万平方米以上。明确主导产业发展路径,绘制产业链全景图、链上企业分布图、标的企业国内分布图、链上企业联络图、政策体系图,纵深推进全员招商、弹性薪酬、产业基金等领域改革,探索推行“管委会+企业”市场化运营“园中园”模式,建设多层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向空中要地、靠集约增效,全年营业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四个三”产业集群,落实“链长”责任制,形成“三个一”清单和“两图两库N指数”,厚植优势,错位竞争,全年服装服饰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深化“百企转型”,聚焦服装服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既有优势产业,一手抓转型提升,一手抓定向招商,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完善招商促激政策,积极开展战略新兴和京雄转移产业招商,引进一批优质绿色食品、医药健康、绿色印刷、塑料包装等产业项目。瞄准需求升级,加大创新型企业扶持力度,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创新设计、“互联网+”等行动,推动合金、刹车片、帆布等传统产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创优服务企业水平。持续开展县级领导“一包四”包企纾困活动,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发挥商协会作用,建设企业产品采购服务平台,开设政企人力资源发展论坛,引导中小企业向产业集群协作配套转型,实现资源线上共享、人才双向流动。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打造科技研发创新服务中心,支持工业设计进园区、进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开展引才引智工程和故城学子回归行动,编制产业人才急需目录,落实住房安居、工资待遇等优惠政策,努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增强对中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纵深推进育龙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加快新一轮技改升级,支持72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新技改项目,入选省“千项技改”项目库5个以上。青竹画材上市报国家证监会审核, 力争北交所挂牌上市3家。

(二)坚持建管并重,加快建设I型小城市。围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目标,实施“北部新区、主城区、老城区、高新区”四区联动,突出“新区建设、文旅产业、商住经济、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民生工程”六个重点,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努力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提速建设重点片区。加快18个片区土地房屋征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以上,优先保障重点城建项目,上亿万向城一期、红星美凯龙、国奥综合体育场馆商业区开市运营,中农国发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前沙岗打造成3A级景区标准花园社区。加紧实施新经济产业园基础设施、第二污水处理厂和PPP项目,提速推进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确保二道街区“五一”满业态运营,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与主城区、新城区功能互补、相得益彰。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总投资3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道路建设和养护、城区便道升级、水系景观、游园建设、林荫停车场、景观绿化、公园广场、“拆墙透绿”、立面改造等工程,启动大运河奥体公园建设,建成第一批次7个“绿色共享”口袋公园。实施水脉净化、“蜘蛛网清除”等工程,治理环城水系、打造靓丽岸景,推动强电架空、弱电入地,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生活体验,成功创建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县。完善便民基础设施。打通扬帆大街、体育街、运兴街3条断头路,畅通二坛村、星河湾等区域5条盲肠路、堵点路,规范整治东阳市场,改造提升14个老旧小区,实施好城区和城中村供水管网、居民小区内部供热管网改造等工程,完成总投资8000余万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中转站、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县城环境卫生质量。推行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丰富政务、医疗、交管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让数据在惠民、兴业、善政中发挥更大价值。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宣传正能量,培树新风尚,让“城市是我家、人人爱护它”的理念深入人心。践行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三化”管理理念,倡导“首错免罚”,推进节水城市创建。建立区、路、段、点“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街长制”和物业企业“红黑榜”,引入金牌物业,搭建管理平台,实行“点单式”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疏堵结合,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整顿,突出治理占道经营、违章违停,增设潮汐车道6条,增加车位1200个,有效解决商圈医圈校圈交通拥堵问题,让群众停车更方便、出行更顺畅、生活更舒心。

(三)坚持三农优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紧紧围绕县委“八个三”农业农村工作思路,突出稳粮、联工、强基、活市四个现代农业着力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旱涝保收、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农田,全年建成3.3万亩。积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扶持银田、神牛等县内种业企业研发创新,引进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开发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全年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在104万亩、8亿斤以上。统筹推进结构调整。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提升“2+5”现代农业体系,争创国家级现代农牧产业循环示范园区。延长奶牛、生猪产业链,建设正大肉鸡二期、康宏奶制品厂,新增18座标准化现代养鸡场,年增加肉鸡出栏量2000万只,打造故城食品品牌,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2个。坚持“以销定产”,深入开展“果蔬进京”行动,发展露地菜5000亩、板蓝根5000亩、高油酸花生3万亩,推广浅埋滴灌节水农业2万亩以上。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实施方田林网工程,全年完成造林5000亩。应用河湖智能视频监控,常态化开展全域河渠“清五乱”,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创建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推进13个乡镇水系连通,努力争创全国水系连通先进县。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青年闸和芦庄引水闸重建工程,完成农业灌溉水源置换项目,统筹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取水井关停,保持深层地下水位上升良好势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持续加快乡村建设。围绕“农村美”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化”进村,巩固提升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创建成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就地取材、文化塑魂、突出特色、群众参与,打造20个以上简版美丽乡村。依托房庄镇乡村振兴片区、茂丰农业园区,重点构建房庄镇郑口镇三朗镇闭合环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开创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农业生产“五位一体”新型经营模式,拓展180个村、新增规模经营15万亩。探索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联合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乡村振兴—富村贷”。加大农村电商推广力度,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示范县。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进一步盘活耕地、宅基地、村集体建设用地,让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推动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着力打造示范片区。坚持“三个结合”安排资金项目,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抓好房庄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结合实际优选7个村庄重点提升,努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依托省级茂丰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中药材种养加工、中医康养等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级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努力打造中国“金蝉之乡”。

(四)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激发活力动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不竭动力,坚持“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理念,以方便企业、惠及群众为导向,力促改革向纵深推进。驰而不息优化审批流程。加快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实现电子证照全覆盖。全面推行一窗无差别综合受理,简单办理事项受审合一、当场办结。围绕企业准入准营、工程项目建设开设特色专区,实行一件事“套餐”式并联审批,事项一次办成率达到60%以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千方百计提效项目服务。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极简申报、极效审批、极速落地“三极”目标,着眼拿地即开工,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实行“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模拟审批”“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等改革做法,将帮办代办服务贯穿到项目建设全过程,做好条件和程序的减法、效率和满意的加法,打造项目建设的“故城速度”。持续深化事项跨域通办。加强与京津、雄安新区对接合作,编制企业开办跨域通办通用模板,统一业务流程、办理环节、申请材料,实行企业开办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联合银行金融机构,探索推进金融企业开办自助服务模式。全年新增跨域通办事项5个以上。强化政务服务科技支撑。提升数据共享和监管水平,推动网上平台、实体大厅“一平台”受理,实现办件网上补齐、进度在线查询、结果线下送达,做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最多跑一次。深化数字政府“指尖计划”,推广“冀时办APP”办理高频事项,年底达到7万用户。加强自助服务,一般简易事项实现智能终端自助办理。力促国企改革取得实效。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完善城投集团、文旅集团、水务集团管理架构和运营模式,用好天然气、水、暖、光伏、风电、户外广告等特许经营,推动优质国有资产二次整合、强强联合。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探索推进医疗、教育集团化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教育普惠发展水平。

(五)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守好守牢底线。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增强红线意识,努力在守底线、保红线中谋划推动改革发展,确保各领域、各行业平稳运行、轻装前行、健康发展。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突出“外防输入”,严守“三道防线”,落实好省“十个常态化”30条措施,发挥好医疗机构和药店“哨点”作用,不断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定期开展34类人群核酸检测,加快实现疫苗接种人群全覆盖,严格做好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来故返故人员健康管理,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平稳。扎实做好安全生产。落实“三个必须”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深化安全生产整治三年行动。突出季节因素和行业特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系列行动,推动问题隐患整改动态清零,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人员伤亡事故。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预防、处置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全力维护好群众利益。加强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管控,做好金融风险知识宣传和反诈APP推广应用,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努力争创省级无诈社区、无诈村镇、无诈校园、无诈企业、无诈团体“五创”示范县。严格耕地管理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土地综合执法,严查重罚违法占地、违规违建等行为,全面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回头看”,确保农地姓农。大力实施土地占补平衡项目,全年新增占补指标1000亩以上。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绿色优先发展,深入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涉气产业集群治理、城区餐饮油烟治理,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5天以上。深化城区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确保动态清零;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地表水断面考核奖惩,确保水质全部达标。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风险,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实现经开区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全覆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保障方案,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系统推进减污降碳、节能减排,推动“双碳”“双控”要求落地见效,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3%以上,努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美丽故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开展房地产、债务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创新社会治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无信访镇、村创建活动;建立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六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依法定纷止争、及时化解矛盾。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入全省30强,高水平推进平安故城、法治故城建设。

(六)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改善民生民计。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县长直通车”制度,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完善四大班子县级领导带班领办机制,着力为群众解决一批焦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实现办结率提高、满意度提升、重办件下降、受理量下降“双提双降”目标,全年受理量下降10%以上、重办件下降20%以上,把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体现在群众笑脸上。推进教体事业均衡普惠。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制定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引导社会力量、公办教育合作开展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谋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完成第二小学、第四小学、育才中学等城乡学校扩容增位工程,新建祖杨幼儿园、两所乡村小学,推进城乡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形成幼小衔接、中高一体、职专搭配的教育发展格局,让每一个孩子公平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发展全民健身,增加体育设施,打造“乒乓球城”,满足人民群众健身休闲需求。持续提高卫生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健康中国·故城行动,基本建立健康促进政策体系,推动重大疾病发病率下降,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推行参保居民“免费吃中药”,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完成县妇幼医院整体搬迁,投用县医院内科大楼,县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编制完成《故城县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优化“一带、两廊、三小镇、三主三副六组团、多点”空间布局,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争创“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实施景区提升工程,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强水利文化保护,完成挑水坝修缮保护工程,建设大运河水利遗址文化公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本地数字电视节目免费收看,组织“七进”文化惠民演出50场次以上。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开展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行动,健全政企互动机制,发挥用工平台作用,推动双方需求配对更精确、双向选择更广泛,确保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3700人以上。大力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行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积极开展劳动执法,依法保障群众就业合法权益,坚决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让更多的人业有所就、劳有所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身边事、烦心事、揪心事,精心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着眼方便群众生活,推进适老化改造,打造智慧养老平台;安装一批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建设一批面向社会的公共停车场。扎实做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棚户区住房287套,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努力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抚恤优待、拥军优属等工作,争创省“双拥模范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做好民族宗教、新闻广电、外事侨务、史志档案、人防、气象、地震等工作。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县政府系统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县委集中统一领导,勇于扛起谱写“六个故城”历史新篇章的光荣使命;必须强化“施工队”意识,精准高效推进落实,保证上级决策和县委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提高履职能力,建设“六型”政府,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新局面。

强化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政府。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更加自觉地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切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标对表,与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要求衔接一致,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确保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强化创先争优,建设高效型政府。深入落实“六性”要求,践行“六个工作法”,强化目标导向和过程控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不断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主动置身全国、全省寻标对标创标,弘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故城政风,善于谋大事、敢于抓大事、勇于成大事,时时处处坚持高标准、点点滴滴体现严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只争朝夕、科学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强化担当进取,建设务实型政府。落实“八讲”要求,提升“六种能力”,持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推行“红黑榜”制度,树立苦干实干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发扬斗争精神,惩治“躺平式”干部,推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执行力

强化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第一动力,着眼新时代政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大力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勇闯新路、大胆实践,努力在各领域贡献“故城方案”、创造“故城经验”,争当全省、全市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先行者,全面释放市场活力和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活力动力充分涌流。

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行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强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深化普法宣传、开展法律援助,积极开展法治政府、法治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四联创”。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

强化廉洁自律,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国有资产、公共资源交易等廉政风险点防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以政府的苦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实干铸就辉煌,奋斗成就未来。故城“高质量发展”大势已成,“高品质生活”丰收在望。我们有幸见证历史,更在亲手创造历史。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让我们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突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主题,同心加油干,一起向未来,奋力谱写红色、富强、活力、共进、美丽、幸福“六个故城”历史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词 解 释

 

1.“三个三分之一”: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走出去”与“请进来”,突出抓好解放思想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科引技”等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去”,突出抓好调查研究、服务群众、安全稳定、项目推进等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2.“四个三”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服装服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3个既有优势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文化旅游3个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绿色印刷、塑料包装、乳胶制品3个京雄转移产业引进培育现代服务业、数字信息、空港物流3个未来支撑产业

3.“74103”工作法:7”指7个数据库,即招商对象库、签约库、注册库、前期库、开工库、入统库、投产库;“4”指“四个一批”

即加快建设一批、新启动开工一批、策划审批一批、招商引资一批;“10”指“10类重点项目”,即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民生投资、城建投资、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投资、美丽乡村投资、空心村治理投资、开发区投资项目与民间投资项目;“3”指“每月3个节点”,即每月5号前调度法人入库、10日前调度项目入库、25号前调度项目投资入库。

4.“一包四”包企纾困活动:每位县级领导分包一个龙头企业、一个规上企业、一个规下企业、一个休克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困难,助力成长。

5.“Ⅰ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

6.“六个一百”故城运河文化体系: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一百个运河文化名人、以霍庄村为代表一百个运河村庄、以“秋胡戏妻”为代表一百个运河历史故事、以“三望”为代表的一百首运河诗词、以“龙凤贡面”为代表的一百道运河美食、以“四面佛”为代表的一百件运河历史文物为体系的故城县运河文化旅游资源项目库。

7.“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8.“两舒心三提升”:吃穿舒心,生活提升、精神提振、收入提高。

9.“三无三百”:“三无”即无刑事案件、无赴省进京上访、无生产安全事故;“三百”即重大矛盾纠纷排查率、突出治安隐患整治率、高风险人群管控率三个100%。

10.“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11.“模拟审批”:充分利用重大投资项目在履行各项报建手续期间,由于前置条件不完备或相关资料不齐全,导致不能及时办理正式批复件时(取得土地出让合同之前这段时间),审批部门为项目主体按现行审批要求,对报送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核审查,出具注有“模拟”字样的审批文件,待所有手续完成并达到法定条件后,审批部门对注有“模拟”字样的审批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出具正式审批文件,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

12.“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标准地”指在完成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固投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环境标准、亩均税收等至少五项基本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承诺制”是按“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奖惩”原则,建立区域评价、承诺公示、监管服务、联合验收、联合奖惩等制度,探索建立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体制。

13. 服务企业“五门”行动:惠企政策“送上门”、行业企业“请进门”、金融机构“带上门”、法律服务“走出门”、优秀人才“引进门”。

14.“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5.“四方责任”: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家庭)自我管理责任。

16.“一排双抢”:排田间积水,抢收腾茬、抢时播种。

17.“厕污并治”:将农村治污与农村改厕统筹考虑的治理模式。

18.“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9.“五个下降”:进京集体访、进京访、非正常接待场所访、赴省集体访、赴省个人访下降。

20.“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21.“八讲”: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主动“讲规矩”、务实高效“讲作风”、履职尽责“讲担当”、有力有效“讲执行”、追求卓越“讲标准”、同心协力“讲团结”、守牢底线“讲廉洁”。

22.“六种能力”:学习能力、预判能力、统筹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

23.“十种不良倾向”: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不分场合胡说的“两面派”倾向,绕弯子、打太极、踢皮球、互相推脱的“内卷”倾向,谁提议谁干活、“能者多劳”的“枪打出头鸟”倾向,重安排、轻落实,重痕不重绩的“演员”倾向,面对任务左躲右闪、上推下搡、拈轻怕重做样子的“躺平式”倾向,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状态、怕出事不干事、打卡撞钟的“点卯”倾向,矛盾上交、责任下推、不说话不表态的“利己”倾向,只想当太平官、不想做拓荒牛的“平庸”倾向,只说成绩、不说问题、遮遮掩掩回避矛盾的“鸵鸟”倾向,看破不说破、栽花不栽刺、不敢得罪人的“老好人”倾向。

    24“六个故城”:红色故城、富强故城、活力故城、共进故城、美丽故城、幸福故城。

25.“两新一重”:“两新”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即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设施建设。

26.“三个一”清单:每条产业链形成一张“链主”或重点企业清单、一张重点发展项目清单、一张精准招商清单。

    27.“两图两库N指数”:“两图”即一套产业链全景图、一套产业现状图;“两库”即一个目标企业库、一个产业技术库;“N指数”N个产业指数。

28.“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9.河湖“清五乱”:清理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

30.“三个结合”:统筹安排资金项目,与脱贫攻坚专项资金使用范围、项目安排相结合;与乡镇、村庄对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具体需求相结合;与其他部门涉及农业农村方面的资金支出相结合。

31.“一会三书一证”: “一会”,即县长办公会集体审议;“三书”即《项目启动通知书》、《立项批准文书》、《工程规划审查意见书》;“一证”即《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32.“双碳”“双控”:“双碳”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双控”即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

33.“枫桥经验”: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34.“六性”工作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预见性应对、协同性生效。

35. 法治政府、法治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四联创”:争创国家级、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乡镇、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法治乡村示范村。

36.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相关政策解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